1.《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朱苏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导读:本书最大的价值当在法学“启蒙”。它会告诉你我们在观察法律现象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野和方法,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进路,如何揭示常识,以及如何挑战既有的知识和观念。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完此书,会感觉法律原来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枯燥。 |
2.《木腿正义》,冯象,北京大学出版社。 |
导读:本书对于学习和从事法律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启迪案本。作者凭借自身的文学学科的优势,游仞于法律和社会之间。对法律个案层层剥离,既立意深远,又视界宽广,不失为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
3.《学术与政治》,马克斯•韦伯,三联书店。 |
导读:作者对学术、政治,甚至人生三者之间关系的看法,实在可以廓清我们的许多认识。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缺少虔诚和信念的时代,这影响着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我们竟不知道从事的职业除了谋生以外还有什么意义,本书可以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
4.《法律是什么》,刘星,法律出版社。 |
导读:该书主要是对二十世纪英美法律理论的批判性的解读,和一般的国人写的介绍性的读物不同。该书对其认为是重要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用语平实、例证简洁。在此基础上,作者意在抒发自身对于法律的看法:我们对法律的看法往往是由我们的姿态决定的。 |
5.《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导读:在中国影响颇大的综合法学著作。书的前半部分简要介绍了西方法思想的历史,后半部分论说了作者认为重要的一些法理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自然法为立场的综合法学观。该书的价值之一也许是它对中国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法理学的影响。从学术史和语言翻译史的角度,对本书倒也可以有一些有趣的研究。 |
6.《古代法》,梅因著,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 |
导读:该书是历史法学派之代表著作,其重要之处不仅在于经由作者的研究勾画出了法律发展脉络,提出了法律“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的振聋发聩的命题,更在于他在学术研究上的独立和怀疑的精神以及对“自然平等”的流行话语的批判。一如梅因所说,我们最需要的也许是对新旧材料的不断审查,而不是盲信。 |
《法律的文化解释》,梁治平,法律出版社。 |
导读:本书是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中最具备学术意识的一本书。作者持什么样的文化立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如何以自己的学术实践做到自我的总结、批判和反省。如果我们的学术都能建立在这样的一步步积累和批判的基础之上,我相信这才是中国学术的真正希望。本书虽是一本“编”的书,却和时下流行的许多“编著”截然不同,读者自会有很多感叹和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