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传统的新闻教学模式是只说不练,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被业界视为眼高手低不好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积极贯彻学院提出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我在教学实践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搭平台,让学生有用武之地
常说英雄要有用武之地。教学实践要想落到实处,就必须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有用武之地。本人在三年多的教学活动中,一直很注意寻找这样一个平台,努力做到每开一门专业课,就提供给学生一个实践的平台。
如在给新闻学专业上《深度报道》课时,就联系到了《厦门湾南岸报》作为学生实战演练的一个阵地,同学们可以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根据该报的传播对象、传播特点,为其策划采写系列深度报道,任课老师择优推送给该报刊发。如2005级新闻学课程班的同学获知这一信息后,特别用心完成作业,到了期末,基本上每人都有深度报道的作业在该报上刊登。这些见报的深度报道得到了该报主编的认可。去年该区地税局连续三次被评为文明单位,该报决定树立典型推系列报道,主编很放心的将这一重要的采写任务交给了这个课程班的同学,最终写成了三集系列报道在该报作重头稿推出。有了南岸报这张报纸作平台,《深度报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在给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上《广播节目制作》时,我找出以前的人脉资源,主动与漳州边防站联系,将他们设在开发区的边防检查站作为同学教学实践的一个基地。漳州边防检查站非常重视宣传工作,他们在漳州人民广播电台有一档节目《边检之窗》,由于漳州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人手有限,而边防驻地又远离市区,因此,记者难以下到部队基层采访,播出的都是纯文字稿的内容,没有广播特色。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与他们协商决定,让同学们为其制作广播节目。在那个学期中,我每周带领一组的同学前往开发区边检站的营区,实地采访边防官兵,共采制了15集的录音报道《橄榄绿风采》和15集的系列专题节目《说句心里话》,边检站将这些习作全部推荐给了《边检之窗》播出。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既真实采访了新闻当事人,又能在专业电台中听到自己习作的播出,进一步调动了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采访海门岛边防军官们
再如本学期给广电专业上《新闻策划》时,我又主动与《厦门湾南岸报》联系,提出承包其《校园内外》的组稿工作,获得了对方的同意。为此,我发动课程班的同学为这个老栏目改版进行了策划,决定设置“新闻集锦”“校园发现”“所闻所思”等三个栏目,分别刊登消息、通讯和评论三种不同体裁的新闻稿,而这正是这门课程所要培养的三种核心能力。有了这个平台,我布置的作业就是针对这个栏目,策划撰写各类稿件。目前,由这个教学班承担采编写任务的新版《校园内外》已出版了五期,很多同学因为有习作在这个专栏上刊发而开始有了新闻作品的积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校外媒体的平台,让教学实践完全与业界真实相融,同学们在策划、采写、修改的过程中,进一步领会了课程知识,并通过实践的检验,修正自己的不足,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新闻策划》课程班学生承包《厦门湾南岸报》“校园内外”栏目的组稿工作
二、建工作室,让精英学生脱颖而出
课程班的教学实践是普及性的,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一种平等教育方式。这样的实践活动虽好,但却显得比较一般化,对那些专业特别突出,积极性特别高的优秀学生来说,有些吃不饱,如何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一个更宽广的舞台?2007年我到香港浸会大学交流时,了解到该校有一种工作室的机制可以移植借鉴,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今年5月,我与方志鑫老师、林筠老师共同组建了三人行新闻工作室。
本工作室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延伸点,旨在为专业热情高、专业能力强的精英学生提供一个高起点、高成效的实践平台,并通过模范带头作用,由点带面地提升全系学生整体专业能力和竞争意识。
具体的做法是:在全系中择优选拔工作室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在工作室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媒体单位交托的规定选题的采、编、播工作;同时组织工作室成员自行策划、自行采编高质量的新闻报道,由本工作室负责推荐给媒体进行刊播。
工作室运转半年来已初显成效。五月至六月,工作室从招商局开发区电视台要来了五个电视专题的制作订单,5个小组的成员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摄制任务。10月至11月又揽到了四个专题片的拍摄任务,工作室的成员又得到了一次锻炼。
在完成订单的同时,工作室还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采写高质量的新闻稿发送给校外媒体,如本人与06广电专业肖攀同学联诀合写的通讯《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有这样一对父子大学生》先后被《海峡导报》《漳州广播电视报》《厦门湾南岸报》刊用,其中《厦门湾南岸报》还特意安排在98投洽会专版上刊发并加印一万份拿到投洽会上分发。近期厦漳两地媒体刊用的本工作室撰写的新闻作品还有:《海峡导报》的“蚁族”评论和教师节评论;《厦门日报》的国庆评论;《漳州广播电视报》的“报喜”系列报道等。
通过工作室将优秀学生的作品“推出去”,有效地提升了本系在业内的知名度和竞争实力,摸索了一条培养应用型本科新闻专业人才的教学创新之路。
通过工作室将优秀学生作品“推出去”
三、找阵地,形成教学实践完整体系
应当说有了实践的平台和工作室的机制,教学实践活动有了一个较好的归宿。但面对思想活跃、喜欢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嘉庚学子来说,似乎还不太够。在平常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我发现有些课程班以外的学生甚至是跨专业的学生在新闻传播的某个专业领域有特殊的才华,如何帮助这些同学发挥才能投身实践呢?这让我想到有必要为同学寻找课外实践的阵地。因此,我充分利用来学院之前在业界积累的人脉资源,积极为同学牵线搭桥,提供机会。
如去年奥运会期间,《漳州广播电视报》跟踪报道女排主教练陈忠和,拟推出为陈忠和加油的公益广告,我马上想到06级广告专业的林雅斓同学,这是一个在平面媒体的广告创意设计方面很有才华的女生。结果,由她设计的这幅公益广告在该报刊登了。去年《漳州广播电视报》推出创刊15周年纪念活动,其中有一个项目是要拍摄广电报的视频宣传片。获知这一信息,我马上向他们推荐了本系学生陈勃、周虎等,他们在拍片过程中表现出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精神得到了该报的赞赏。
今年漳州市委宣传部策划推出外宣书箱《最漳州》,主编正好是我以前的老台长,我就主动向他们要了其中几个篇章让我们的学生去采写。这本书已付印,即将出版。书中有二个最漳州的景点就是由新闻传播系的何志伟、叶欣欣采写和拍照的。
漳州文联主办的大型闽南文化读物《闽南风》需要刊发随笔类的小文,通过与有关编辑的联系,答应刊登同学撰写的文章。于是我就发动一些文字功底较好喜欢文学创作的学生写稿,拓展他们的写作能力。
有些同学课外会自行撰写一些稿件发送给我让我批改,每当发现有好稿时,我就会推荐给厦漳媒体,同学的作品被刊用,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会激励他们做得更好。
如果说前面的二种实践教学做法比较讲究对象的集中性和规模的恒定性的话,那么,第三种的实践教学做法就是一种散兵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它可以补缺补漏,健全教学实践体系。
将学生课外作业推荐给媒体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初步尝试,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再完善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