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为一瓶水爱上了公益
参加公益大赛、到基层做一名志愿者、发挥专业知识服务他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四学子孙川惠的公益打开方式有很多种,而这源于她始终不变的看法——“公益不分大小,不能被量化,都是爱心的体现。”
大一军训时,孙川惠萌生了从事公益的想法。那时天气炎热,有一次一名高年级学子向孙川惠递来了一瓶水。孙川惠说:“那一刻,我被感动了。这就是公益,在别人急需帮助时愿意搭把手。”因为这瓶水,孙川惠慢慢走上了公益路。
“众志家”团队是孙川惠一手创建的。这个团队打造的“志愿者输出平台”打破了高校的壁垒,架起志愿者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最大化地发挥出了志愿服务的力量。凭此平台,他们拿下了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大学生公益创客组银奖等众多公益大奖。孙川惠表示,虽然团队成员不多,但大家力量很足,每个人分工明确,互助互补,发挥出了各自的专长。
临近毕业的孙川惠表示,未来,她仍旧会坚持做公益,也许会用另一种方式去做,但那份热情永远不会减弱。(文 阮浩威 蔡丽慧)
他苦心训练圆了飞行员梦
3月15日晚上,在第十期“嘉”人有约线上访谈中,2011届管理学院校友郭小樑分享了他的飞行员生活和行业经验。他毕业后即被厦门航空选中,随后赴澳大利亚、新加坡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最终成为厦航波音787的一名飞行员。
强健的体魄是郭小樑成为飞行员的主要优势。从小就向往在蓝天飞行的他,上大学后对自己的身体有很高的要求。他爱好各项运动,曾是我校龙舟队的队员,多次在校内外体育竞赛中获得优异奖项,练就了强健的体魄。
大四时,郭小樑把握住了厦航的招聘宣讲会,并被厦航选中。但是等待他的考验比想象中的更多:先是前往厦航培训中心学习飞行理论,提高英语水平;通过雅思考试后,又立即前往澳大利亚进行各项飞行理论和技能学习;随后又前往新加坡进行飞行训练。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郭小樑便通过ATPL(航线运输飞行员执照)考试,正式成为厦航的飞行员。
在成为飞行员的道路上,郭小樑建议学弟学妹们,一定要珍惜在校的学习时光,尤其是要多学习英语,多培养学习能力。(文 李孟函)
她见义勇为当证人
1600公里,这是我校与贵州省贵阳市的空间距离,3月却因一封信、一位女孩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女孩姓王,是人文与传播学院大四学生,目前在当地一家媒体实习。“为进一步弘扬正气,发扬见义勇为的精神,建议贵校对王同学的事迹在全校予以通报表扬。”来自贵州省贵阳市公安局某派出所的表扬信详细描述并由衷赞叹了这位机敏、勇敢的“嘉”人。
事情是这样的:2月14日傍晚,贵阳市的一辆公交车上发生了一起涉嫌故意伤害的刑事案件,一名男乘客殴打女乘客。正在当地一家媒体实习的王同学,在上前制止无效后,拿出手机拍下了全过程。
后来,王同学还全力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协助公安机关依法打击处理了犯罪嫌疑人。贵州省贵阳市公安局某派出所在表扬信上说:“王同学录制的视频录像及口供为侦破案件起了关键的作用。”他们认为,王同学面对危险挺身而出的精神体现了当代青年学生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展现了当代青年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青年学生中的生动实践。(文 季丰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