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姜宇老师的第一节课后,我突然切实感受到属于法学的独特魅力。(法学院 供图)
作为转专业的学生,要在大学里重新选择一个新的方向并毅然决然地走下去,我太清楚这需要怎样的勇气了。
在法学这条求学路上始终给予我勇气的,除了我的家人朋友,更多的是我在大学里最敬佩的老师——姜宇(法学院副院长)。
大一下学期转了专业后,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人际交往,我好像都远离了我的舒适圈。庞杂的专业知识,陌生的学习氛围以及间歇性自我怀疑,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所以,大一下学期,我的期末成绩并不理想,这也一度让我产生了得过且过的想法——虽不甘心但好像又无力挣脱现状。
可能真正发生转变就是在姜宇老师的课堂上。第一次上姜老师的课是大二上学期,那门课是我曾经最畏惧的《商法》。但当认认真真上完姜老师的第一节课后,我突然切实感受到了属于法学的那份独特魅力,我好像又找回了我当初执着追求的东西。
之后的每一节《商法》课,我都雷打不动地坐在离老师最近的位置,在提前打印好的讲义上工工整整地做好每堂课的笔记。姜老师的课干货满满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他总是能根据同学们的接收程度适时调整讲课风格与节奏。
他喜欢走下讲台,站在过道与同学们就上课所讲的知识和案例进行互动。我特别喜欢与学生有眼神交流的老师,所以在姜老师的课上,我可以做到全神贯注,目光寸步不离,以求不错过老师讲的任何一处细节。于是最畏惧的课,变成了我每周最期待的课。同样的,我也把对《商法》的期待与热爱投入到了每一门专业课上。
某节课上知道我的名字后,姜老师下课时突然问我:“小佟,你是满族人吗?”我又惊又喜,急忙点头答道:“是的是的。”姜宇老师笑着说:“我就感觉你的姓氏应该是满族的姓氏演变来的。”仔细想想,这应该是我与姜宇老师第一次线下交流,但就这一次已足以让我再一次对知识渊博的人心生敬仰。
大二下学期,我试着去竞选辅导员助理,交过报名表后我收到了面试通知。我对面试地点不是很熟悉,便想着提前一天去找找看。刚下电梯,迎面就见到姜老师。他热情地问我来做什么,我说:“明天要参加面试,我有点紧张,想先来看看。”姜老师先是肯定我:“你做事真的很严谨,对于不熟悉的环境,提前来看看是对的。”然后又说:“为什么要紧张?你各个方面都很优秀,别担心,肯定能选上的。”我突然被这几句话宽慰了,情绪也稍稍放松了一些。姜老师看我仍有些不知所措,便说:“你现在有时间吗?进来办公室聊聊吧。”
我欣喜地点点头。有点出乎我意料的是,姜老师全程都没有跟我提及专业和学习上的事,聊天的内容全是我感兴趣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我从一开始的局促变得慢慢放松。姜老师说:“聊了这么久,现在不紧张了吧,我看你现在的状态就很好,明天面试就要有舍我其谁的状态,肯定没问题!”我听完这句话才恍然意识到,原来姜老师一直在细心观察我的神情,跟我说的那些轻松的话题也是为了帮助我快速从紧张焦虑的情绪走出来。接着,姜老师认真地跟我强调,再开学就是大三了,是需要为未来努力拼搏的关键阶段,所以一定要平衡好辅导员助理的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我郑重地点了点头。
可能在姜老师眼里,这些只是普通平常的对话,于我而言却意义非凡。那天的交流让我收获了宽慰、鼓励、认可和忠告。我开始对自己有了逐渐清晰的认识,开始学着放平心态,也更加懂得如何取舍。
本学期期末考试前姜老师给法学院全体大三学生开了关于法考、考研的指导会。我大二时听过一次,如今大三再听一遍,感触更深。这场讲座的意义远不止于指导我们备考。姜老师在讲座中说的一句话特别触动我:“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学习此理,人生亦然。”姜老师在指导会上向我们传达的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开始学会以成年人的思维去对待今后的学习和考试。他说,法考和考研实质上都是选拔性考试,我们要战胜的不是试卷,而是我们的对手。我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锻炼出强大的心理素质来战胜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畏难情绪。
我开始顺着老师的思路重新思考我面临的问题和选择。因为困难的往往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想逃避的那颗心。说来也巧,我大学的每一个关键转折点都有姜老师的指引和鼓励。每当我脚步变缓、迷茫彷徨时,姜老师给予我的帮助总能一次又一次让我振奋,继续向前。
我书桌的右手边一直放着姜老师送我的那套《法律、立法与自由》。它就在我抬眼可及的地方。我无数次放下手中的笔想要偷懒一会时,猛然瞥见,顿时心生惭愧,继而重燃斗志再次投入到茫茫书海中。
此路遇良师,深以为幸!
一直站在我书桌上的那套《法律、立法与自由》。(佟雨航 供图)
[编辑:陈巧恩]
[校对:甘丽红 樊雨昕]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