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记者?
有人说,地球不爆炸,记者不放假,宇宙不重启,记者不休息;也有人说,记者是真相的追寻者,是社会的良心;还有人说,记者是时代的瞭望者,是历史的记录者。
那么,在校园记者眼里,何为记者?
今年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这次,校网特意邀请不同“新闻龄”的“嘉园”记者,分享他们在记者之路的“惑”与“获”。
微渺,有轻细之意。这样一种轻浅、细微的状态被周世冰用来形容自己——总“隐”于喧嚣、缤纷的活动边缘,默默观察,静静记录。他说,记者是一群“微渺”之人。
今年9月,刚上大学不久的周世冰就开启了他的校园记者之旅,主要负责摄影工作。在此之前,记者对他来说,是敏锐的观察者、实事求是的报道者,是宏大的、深远的。现在,投身其中,他感受到一些不一样,譬如说,愈发倾心于每一个细微之处,角度、时机、光线……
“新闻摄影就是这样,自然的、日常的,来不得一点刻意。”周世冰正在慢慢体会,那些深刻的价值与意义,是怎么从细微之中被触达、被焕发、被记录的。
如果简单地把新闻报道工作划分为“台前”与“幕后”,那么张子军就是久居“幕后”的人,她和伙伴们把创意与灵感倾注画笔,设计、描绘出一批又一批传播作品。
记者是什么?在张子军看来,是创作者。当然,久居“幕后”不等于只在“幕后”,创作也不仅仅是虚构文学一种。
张子军说,她平时会通过社交平台等多种渠道收集各类文创周边,以积攒灵感;在看见优秀作品时,也会临摹、研习对方的笔法、流程;还经常和小伙伴们交流、讨论,集思广益,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地抓住每次机会来进行自我锻炼。这些,在张子军看来,都是与世界真实连接的方式,是创作的土壤。
“追风者一般。”这是管秀媛眼中的校园记者。她表示:“微博是一个信息传播极为快速的平台,内容讲究一个时效性。这要求记者需要对新闻事件迅速做出反应。”
在“和风赛跑”的路上,管秀媛感受到挑战与困惑如影随形。如何挖掘出独树一帜的新闻视角,曾是她的首要难题;面对内向的受访者,如何敲开他们紧闭的心扉,更是让她一度陷入迷茫。但她并未退缩,而是更深入地参与校园生活,从师生的视角去发现一些有趣的事;她也积极参与校新闻社厦小嘉新媒体工作室的培训,学习采访技巧,提升写作和编辑能力。
一年多下来,她收获颇丰,“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结识了一群挚友。”
“热爱、追寻、精益求精”是贯穿陈秋元记者生涯的三个关键词。他说,心情低落时,拍摄就是他的一种充电方式。
“2024年军训拉练!”这是陈秋元最难忘的一次拍摄经历。当天,他和小伙伴们凌晨三点多就开始筹备工作,一路上他们需要扛着设备赶上队伍步伐。但这不影响他们的热情,反而是山上的重重雾气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挑战。“雾气较大,无人机容易找不到方向,几次下来有些受挫,只能一次次重来。”后来,他们终于拍到了山、太阳和拉练队伍同框的画面。他说:“很震撼。我们一遍遍地观看成片,成就感爆棚。”
现在,陈秋元对记者这个身份有了更深的认识。“记者像追风者,也像是猎手。”他透露,自己会如猎手般捕捉光影,“就像猎手在茫茫大自然中寻找那决定性的一击,我们也用镜头和文字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真实与美好。”
“思维像大海一样广阔,思路像冰蓝海水一样清澈。海上会有风浪,这没什么的,恰似脑海里不时跃起的想法与灵感。”吴彦城说,记者是“冰蓝海”。这是他参与校园新闻报道工作两年之后的感悟。在此之前,吴彦城印象中关于记者的关键词是“大胆”“自信”“善于交流”。
当然,如上三个词对一位记者来说确实是关键的。吴彦城想表达的是,真正投身其中后,他逐渐意识到“发散性、创新性思维”之于新闻报道工作者的重要性。
Day by day, step by step(日复一日,步步维艰)。吴彦城说,新闻工作之路很长,他希望自己和其他校园记者们能够坚守初心、不断前行。
“我想用文字传递‘嘉园’的每一份微光。”从中学开始,黄佳茵就很热爱文字。步入大学后,这份热情引领她加入了校园记者行列。
初入行时,她也曾畏惧怯场,但经验的积累让她逐渐成长为“控场者”。“采访不仅是任务,更是遇见优秀的人、体验有趣故事的契机。”她一直很感谢大一的自己,选择了校园记者这条路。
“想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能传播正能量的人。”在黄佳茵眼中,记者是故事的挖掘者、生活的记录者、正能量的传播者。她以“热忱”为记者生涯关键词,愿毕业后自己仍能坚守文字热爱,有机会进入记者行列,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新闻龄”5年
(具有4年校园记者经历、1年媒体从业经验)
“一起熬夜制作节目、和伙伴们同甘共苦、见证彼此成长……虽然现在没有继续从事相关的工作了,但那段经历依旧难忘。”在曾任校学生新闻社广播电台机务部部长的陈梦洁眼中,校园记者就像魔法师,勇敢而坚韧地记录瞬间并“施展魔法”,将新鲜资讯传遍校园。
下课后,听到学校广播里传出自己制作的节目时,看到同学们在讨论今日电台节目的内容时,陈梦洁总是成就感满满:“虽然累,但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很有意义的。”从需要老师、学长学姐的帮助,到可以独当一面,在一次次“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她得到了最快的成长。她说:”在校园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底气,让我在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时更加得心应手。这也是毕业后我通过记者面试的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节之际,陈梦洁也给学弟学妹们留下寄语:“用心付出就是最好的魔法,希望校园记者们可以努力提高自己的标准,认真对待自己的劳动果实,产出更好的作品。”
“新闻龄”21年
(具有4年校园记者经历、17年媒体从业经验)
从365best英国唯一官网大学生新闻社的第一任社长,到如今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社会新闻采访团队的一员,陈加典的媒体工作者之路已走了二十余年,“但因为感兴趣,所以一直乐在其中。”
回首来路,陈加典也曾遇到过许多困惑,但他认为校园记者工作中的“惑”,主要还是源于知识面的狭窄。“大二那年,学校后勤集团请我为食堂写一篇专业性较强的报道,而我对食堂唯一的印象就是各式各样的菜品,于是我花了几天的时间去后厨实地参观、与大厨面对面聊聊、泡在图书馆查资料……经过两周的调研,终于写出了一篇有数据、有故事、有温度的报道。”
“每一篇报道能够如何呈现,都取决于报道背后的人。”在这个以秒级传播资讯的新媒体时代,陈加典认为作为记者更应该讲究效率与速度并行,最好能一专多能,这样才有助于传播新闻资讯。
他希望校园记者们可以多多关注身边的人,留住每一个值得珍惜的瞬间。“时光会走远,影像永流传。所以,别犹豫,现在就开始记录吧。”
[编辑:甘丽红 陈巧恩 樊雨昕 朱鲜艳]
[校对:王小磊]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网站”)